为切实保障清明祭扫服务安全、文明、有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殡葬服务中心聚焦民之所需,强化组织引领,广泛凝聚“红色力量”,持续打造“党建+”品牌,以可感知、有温度、高品质的服务彰显责任与担当。统筹部署强保障上下联动凝合力根据市局关于清明工作“延长周期、错峰引导、规范服务”的总体部署,中心党委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结合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部门联动、支部协作、党员示范”的工作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从安全、服务、作风三个维度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工作整体推进有力。中心党委班子带头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实地督导清明服务保障工作;各祭扫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坚守一线,真抓实干,以精准举措推动责任落实;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主动服务,中心组建7支“党员先锋队”进驻“五园两馆”,同时号召团青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齐抓共管的清明服务保障工作格局。多维一体提质效主动服务解民需中心党委优化职能定位,积极发挥市属单位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的标杆和压舱石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可知、可感、可及的优质服务。1织密全市服务一张网正式推出全市统一的白事热线业务受理服务平台,畅通市民治丧信息渠道;配合局殡管处启动全市海葬服务联盟,构建“线上+线下”多元推广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面,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新体系。据统计,清明期间咨询海葬业务共246户491人次,预约海葬18户97人次。
2贯通殡葬服务全链条中心各单位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和“八必问”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将“八必问”话述转化为温馨“八提醒”,从逝、殡、葬、祭各环节着力,实行全流程“帮引办”,为群众提供“身后事”全周期温情服务。3抓好一线服务主阵地“老人安葬在这里我们非常放心……”以真心换真心,就会换来群众的“真满意”。各党支部依托党建品牌和“两岗一区”建设,充分发挥“党建+”聚合效应,以党群服务驿站为圆心,打造“15分钟红色服务圈”,用共情传递个性化关怀,用贴心服务诠释民生温度,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文化浸润树新风红色引领传薪火中心党委突出载体融通,搭建“党建+文化”互融共促桥梁,使得清明缅怀活动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和互动性。焕新传统文化
01精心策划“亲情恒远,思念永在”2025清明文化节活动,以“涟漪”为意象载体,构建“水、声、风”三元素思念场域,深化移风易俗,用独特的仪式感,将爱与怀念具象化,打造可触摸的“心语传递忆故人”时空对话系统,隆重举办海葬34周年纪念活动,推出海葬逝者人生故事保存计划。传承红色文化
02各单位党组织通过设置“红色读书角”,滚动播放《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片,举办“家风永传承”家风家训主题展,搭建“红色记忆”展示板等多元化举措,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让红色教育“实”起来,引导群众在慎终追远中赓续家国情怀。活用在地文化
03聚焦文化融合,各单位党组织积极与属地非遗办等开展联建共建,引入“春申文化”“崧泽文化”等在地传统非遗、民俗元素,面向祭扫群众,讲好传统故事,丰富群众清明文化体验,推动打造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群众认可的墓园文化新空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是检验殡葬系统为民初心的“试金石”。下步,中心将继续聚焦“民之关切”,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公益属性,优化服务流程,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切实将组织力转化为服务力,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工作作风、更优的服务品质,护航殡葬事业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